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

衝浪板專用術語 Surfboard Terms

毛坯 (Blank,或泡棉Foam)
因應不同長度或不同種類之衝浪板,具備各種基本設計及板弧/翹度/弧度(rocker)之模造發泡粗坯。


導弧挖空/板底凹槽(Concave)
導弧挖空/板底凹槽的主要功能為導引水流過整個衝浪板的底面。藉由導引水流經過板子中心然後邊板尾排出,板子可以有更佳的反應回饋。凹槽是一非常重要的設計要件,可以使板子快速地循軌,並增進急轉向時板尾的靈敏度。


環氧樹脂(Epoxy)
一種塑膠原料,相對於聚脂樹脂纖維(polyester),也廣於被採用來製作衝浪板。通常環氧樹脂材料會使用聚苯乙烯(polystyrene,PS,若是發泡聚苯乙烯即為俗稱之「保麗龍」)為核心毛坯,而聚苯乙烯材料和聚脂樹脂會有相斥作用。環氧樹脂材料特點為高耐用性。


發泡聚苯乙烯(EPS,expanded polystyrene,俗稱保麗龍)
可控制製作過程來達到不同密度、重量的發泡聚苯乙烯,以應需求。


舵(fin)
單舵(single-fin):最初的結構,在大浪中單舵可使短板表現更佳。
雙舵(twin-fin):fin組成中最鬆散的結構之一,雙舵在魚板上非常常見。
推進舵(thruster):推進舵結構(或三舵tri-fin結構)已成短板的標準設定。Simon Anderson發明,三舵結構結合了中舵的穩定性及雙舵的操控性,成為一種極平易近人的設定。
四舵(quad):在鬆散的雙舵結構上,四舵額外增加了穩定性的元素,可比三舵結構提供更廣泛浪型的駕乘,且速度會比雙鰭快。
Bonzer:以三舵或是五舵構成,由70年代的Campell兄弟發明,基本上Bonzer的功能為一加強型的單舵。


聚脲酯(polyurethane,PU)
一種發泡塑膠材料,為最常見之衝浪板製作素材,通常會和聚脂樹脂纖維(polyester)混合使用。


板緣(rails)
衝浪板的四周板緣,以下介紹各具不同功能的各種主要板緣種類。
圓板緣(round rails):接近為一半圓形的板緣。
下導緣(down rails):又稱「下轉緣」,在板子的下部形成一緣線。
滾緣(rolled rails):下導緣在板子底面滾轉而成的板緣造型。
50/50:板緣造型的一種比例上的描述,板緣的最寬點位於整個板緣的中間點。
60/40:板緣造型的一種比例上的描述,最寬點位於較靠近板子的下部。


板尾(tails)
板尾在決定板子的功能性上有決定性的角色。較寬的板尾一般來說反應回饋性較好,並提供較佳的操控性,較窄的板尾則是在高速下執行轉向較為容易。
燕尾(swallow tail):燕尾的標誌造型為呈V形切入龍骨(stringer)的一缺口,使板尾呈現如同一魚嘴的造型。燕尾提供結合操控性的最佳駕乘感。
圓尖尾(rounded pintail):圓尖尾最適合板緣衝浪(rail surfing),而且可在較大的浪中駕乘。
尖尾(pintail):正如字面所示,板尾形成一尖點的造型,因其最小的接觸面積所以在大浪中可發揮最大的效用。
圓尾(rounded tail):比圓尖尾更多的接觸面積,圓尾在中浪的表現最佳,可順暢地轉向。
方尾(square tail):呈有角度的矩型板尾邊緣,適合速度、轉向型衝浪。
圓方尾(squash tail):為邊緣導圓之方尾,可以減緩衝擊、降低回饋力。圓方尾已成短板一基本構成要素。


板弧/翹度/弧度(rocker)
板弧/翹度/弧度是從板頭至板尾的整體弧線。為衝浪板最重要的設計重點。
板頭板弧/翹度/弧度(nose rocker):衝浪板前三分之一部份向上的弧線。設計優良的rocker可以將駕乘險浪時落浪的機率大幅降低,不過過多的rocker會降低板子的速度。
板尾板弧/翹度/弧度(tail rocker):衝浪板後三分之一部份向上的弧度。設計優良的rocker可提供更佳的操控性。


Vee
為板子底部突出的設計形狀,相對於板底凹槽,藉由增加板緣線導弧的量,vee用於減緩高速時的板尾,更易做出偏傾浪緣或是轉向的動作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